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 阅读详情

浙江“千万工程”经典案例研究 小古城村

发布时间:2024/3/5 19:31:11    阅读次数:580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小古城村在农村党建、生态保护、民主法治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依靠“党建+治理”,建成文明村、生态村、文化村、安全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等荣誉称号。

2005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调研。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情况后,针对小古城村的现状,提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小古城村在农村党建、生态保护、民主法治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依靠“党建+治理”,建成文明村、生态村、文化村、安全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情况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地处杭州西郊,全村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22个村民小组,农户997户,人口3429人,其中党员132人,村民代表69人。村庄中心建成区43户165人,总面积450亩,绿地300亩,庭院绿化率34%,休闲绿地18亩。近10年来,小古城村紧紧依靠“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民主协商“法宝”,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产业”。目前,小古城村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小古城村党群服务中心
▲小古城村党群服务中心

二、具体做法

(一)建立健全协商机制,乡村治理定标准

小古城村形成基层治理民主协商“四议六步法”,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层民主协商为法宝的共同富裕建设新路子。通过“提、议、决、干、督、评”六步,建立全过程民主协商体系,切实落实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协商实践中,一是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协商“不偏航向”。坚持党建贯穿基层民主协商始终,牢牢把握村党委工作主动权、掌控力,强化网格支部主体作用发挥,每个环节都把牢方向、拉好纤绳,让协商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有序进行。二是一个调子干到底,确保协商“大家满意”。坚持把工作做在日常,把感情系在经常,知民情、解民忧,站在群众角度把事情议透、把思想议通,打消群众顾虑,化解基层矛盾,推动工作落地。三是制度闭环重实效,确保协商“长效运转”。遵循大事大议、急事急议、小事小议的原则,通过建立一套事前准备、事中组织、事后运用的工作制度,形成闭环完善的协商流程,从而让协商民主更加符合基层实际,增强执行生命力。统计显示,近年来,小古城村通过民主协商议事879起,问题解决率达98%,满意度达100%。

小古城村数字化众人议事厅
▲小古城村数字化众人议事厅

(二)广泛落实民主协商,古城风貌换新颜

在小古城村美丽乡村核心区块钱三组建设中,就降低庭院围墙事宜通过户主会议协商议事方式,让户主和代表谈想法、提建议,村干部出对策、释疑惑,及时消除和解决村民的顾虑。得益于充分有效的沟通协商,仅用83天时间,完成了庭院围墙从高墙到矮墙的改造,由此,打破村民之间、村民与游客之间的有形藩篱,展现出小古城村开放、包容、和谐的乡村风貌。

樟树下议事
▲樟树下议事

(三)市场经营专业管理,乡村产业展活力

小古城村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充分发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三乡人的作用,合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2019年,成立小古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开发古灵精乐园、苕溪营地、农事研学、红色精品教育线路等村属公司自营项目,引进茗竹生态、慢谷休闲之窗、冉梦文化等社会资本,共同打造小古城村农文旅运营品牌。2022年,全村农文旅综合收入8000余万元,村属旅游开发公司实现营收突破300万元。

小古城村风貌
▲小古城村风貌

(四)片区组团齐心发力,村村携手奔共富

为有效聚合五方力量,小古城村联合周边四村一社区,成立小古城乡村新社区,召开联合支部会议,协商讨论四村一社区域内旅游、产业、招商三本资源账,建立资源清单。梳理出共有资源区块玻璃虹桥、苕溪沿线、泥弯头、古城绿道等10余处,并由径山镇共富办牵头,四村一社区协商通过成立乡村新社区强村公司,负责域内项目开发、资源统筹、产业壮大。2023年以新社区域内基础环境管理为切口,落地运营强村公司,预计营收突破400万。

三、取得成效

2022年,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村集体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27.6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007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6379元增加到2022年的5.2万元。小古城村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新实践为法宝,持续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加快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促共富的新格局,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让共同富裕变得真实可感。余杭区径山镇通过“三全”协商,真正推动由“干部干群众看”变“干部群众一起干”,由“政府主动、百姓被动”变“政府引导、百姓主动”,由“要我商量”变“我要商量”,实现社会美、环境美、产业美。2021年,径山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打造“三三三”共富治理体系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社会治理先行示范领域最佳实践,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相关经验与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央媒点赞。

(一)社会美不断彰显

建成启用民主协商展示馆,建立“1+3+N”三级联动“矛调中心”,挂牌成立“共享法庭”。近三年无一起安全伤亡事故,2021年信访量同比下降60%,万人成讼率55件/万人,村级事务全过程民主协商参与率,村级重要决策法律顾问参与率均达100%,群众“烦心事”办结率达98.9%,群众满意率达99.1%,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荣誉。

(二)环境美不断擦亮

建成省级最美绿道,景区村庄全覆盖,全域水质稳定在三类及以上,获得国家级生态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园林城镇、省级美丽绿道、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美丽浙江十佳特色体验地”“宋韵杭式生活体验基地”等荣誉。

(三)产业美不断升级

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引导径山商会成立“共富发展基金会”,扶持小微企业、青年创客;成立“村企共富联盟”,与华立集团、泰康健康等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径山青年创客社区和径山乡创(人才)基地,推出乡创旅游产业(人才)奖励政策,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5A级旅游景区镇等荣誉。

阅读更多
分享链接:http://www.hzxczxxy.com/note/j959ud.html
相关内容
  • “校地携手 基地共建”杭州乡村振兴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在临安揭牌

    “校地携手 基地共建”杭州乡村振兴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在临安揭牌

    11月29日,杭州乡村振兴学院继续教育分院与临安区社区学院、临安区玲珑成校签约共建“杭州乡村振兴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临安青山湖举行。

  • 贵州三部门联合出台开展旅游促“三交”计划实施方案

    贵州三部门联合出台开展旅游促“三交”计划实施方案

    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开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方案(试行)》。方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按照“培育一批新主体,发展一批新业态,推出一批新线路,建设一批新基地,培训一批讲解员,完善一批讲解词,形成一批新品牌,打造一批新示范”工作任务,重点开展“七项行动”。

  • 2023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20强名单出炉

    2023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20强名单出炉

    12月15日上午,2023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20强名单出炉。经过专家定评,肖健飞、李卫东、邬玉芬、薄永明、叶宁、曾秋、鲍鑫、刘建群、张卫兴、刘惠婷、罗国海、汤旭林、金靖、钦韩芬、黄岳华、省人大九任农村指导员、李贺龙、程岩兴、楼干强、周静孙汉东夫妇等从130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 浙江8个地理标志入选国家级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浙江8个地理标志入选国家级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浙江的青田稻鱼米、临安山核桃、余姚榨菜、象山红美人、桐乡杭白菊、舟山带鱼、三门青蟹、仙居杨梅等共8个案例入选,占全部典型案例的十分之一。

热门培训课程
热门考察点
最新发布

© 2025  www.hzxczxxy.com  杭州乡村振兴学院   版权所有工信部备案:浙ICP备2023044975号-1   网站地图

学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37号   邮编:310012咨询电话(培训部):1535616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