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著名景区——千户苗寨
为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在旅游活动中了解中华民族历史、领悟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开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突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在旅游活动中了解中华民族历史、领悟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推动各民族在旅游活动中实现从地域游历的自在到互嵌融合的自觉,从观赏游玩的自在到文化认同的自觉,从消费体验的自在到互鉴共享的自觉,从交往互动的自在到情感认同的自觉,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旅游这一场景中润物无声地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升华,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动力。在旅游活动中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旅游活动成为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重要载体,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取得新成效。
《方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按照“培育一批新主体,发展一批新业态,推出一批新线路,建设一批新基地,培训一批讲解员,完善一批讲解词,形成一批新品牌,打造一批新示范”工作任务,重点开展“七项行动”:一是实施骨干培训行动。从2024年起,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纳入对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会址)、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等从业人员培训内容,每年至少举办一期讲解员专题培训班,不断提高讲解员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文物等讲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的能力。二是实施讲解词导游词规范行动。围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对省博物馆、省民族博物馆、各市(州)博物馆、各类纪念馆(会址)、A级旅游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解说词中不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要求的话语分级进行规范完善,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贵州故事。三是实施展陈提升行动。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支持和指导遵义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建设。对已建成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会址)、主题馆、展陈馆等展陈中过度强调差异性、不符合增进共同性方向的图片、文字等进行改进提升。四是实施研学资源挖掘行动。充分挖掘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屯堡文化、民族文化、阳明文化、三线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环境气候等资源,推出一批红色文化游、生态研学游、人文自然游等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提高全省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悟力。五是实施标准赋能行动。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按照增进共同性方向和“融”的鲜明导向,按照融入规划设计,融入景观景点,融入展示展陈,融入活动场所,融入观摩路线,融入各类活动,融入宣传宣讲,融入教育培训,融入讲解解说的“九融”标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内涵融入各类文博场所、景区景点建设。六是实施示范试点行动。将省博物馆、省民族博物馆、各市(州)博物馆、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全省9个5A级景区、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打造成为旅游促“三交”计划示范试点。七是实施廊带建设行动。充分挖掘历史以来各民族“一起走过”的历史经历、“一起生活”的现实经验和“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方案》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和进度安排,整合资源力量加快推进;建立评价机制,将旅游促“三交”计划实施情况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指标体系;建立协调调度机制,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推荐好的经验做法,加强工作宣传,提升示范效应。